温尼伯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用户
搜索
热搜: 接送 租房
查看: 184|回复: 0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综合资讯] 老人、孕妇、婴儿……当我们最担心的人“阳”了

[复制链接]

14万

主题

14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管理员

有bug,有问题请私信。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046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2-12-16 03:47:32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【文/观察者网 王恺雯  编辑/马雪、冯雪】  

12月5日,北京公交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的第一天,回到家的张女士感觉自己出现了新冠症状,她立刻带上口罩,把自己隔离在房间内。但同一屋檐下的家人还是相继“中招”。  

尤其让张女士担心的,是已经82岁、患有心脏病的父亲。  

好在父亲恢复得快,让张女士松了一口气,但她仍对老年群体有着些许担忧,“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,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”。  

奥密克戎变异毒株致病性已明显减弱,但随着各地逐步调整疫情防控政策,面对短期内感染者增多、医疗资源存在被挤兑风险,社会上出现了一些焦虑的情绪。  

老年人、孕产妇、儿童、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健康,尤其牵动人心。如何保护他们平稳度过疫情流行高峰的袭击,是我们走出疫情的关键。  

观察者网近期和多名新冠感染者对话,请他们分享自己或家人的经历。这其中包括张女士和她的父亲,也有怀孕期间确诊的妈妈,还有8个月大的婴儿。  

每个人的体质并不相同,症状也因人而异,几位受访者的经历无法代表所有人,但我们希望这些曾与奥密克戎正面交锋的人士,能为大家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,让我们一起科学、谨慎、从容地应对疫情。  

以下是他们的故事:  

“82岁的父亲扛过了新冠,但我依然担忧老年群体”  

讲述人:张女士   70后   北京   一家四口三人感染  

作为一个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谨慎风控人,没想到成了北京调整防疫政策后第一波被感染的人。  

我是全家第一个出现症状的。12月5日,北京公交地铁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。那天中午之前我还没有什么不适,下午觉得嗓子有点干,感觉像是吃的东西特别咸。我也没特别重视,3点左右还去做了个核酸。  

   

2022年12月5日起,北京公交、地铁不再查48小时核酸   图源:视觉中国  

到晚上7点左右,我在家和朋友打电话,那时感觉特别冷,穿着羽绒背心也冻得直发抖。电话打完之后头特别疼,我意识到可能发烧了,就测了下体温,一看38度,马上把口罩戴上。晚上9点体温升到39度,但抗原显示阴性。家里人说应该没事,可能就是正常感冒,但我觉得那种状态应该是“中招”了。  

当时家里也没有退烧药,那天晚上非常难受,没怎么睡着,浑身特别疼。扛到第二天早上,情况依然不好,但家里人还没有出现症状。我让我先生去买点退烧药,他跑了好几家药店都没有,最后只买到一瓶小儿泰诺林。  

这一整天我基本下不了床,也没怎么吃东西。当天晚上,我先生也觉得我情况比较严重,就去孩子房间睡了。  

到了12月7日早上,我先生也开始发烧。当时家里没抗原试剂了,但我想这一定是新冠病毒,怕传染家人就没出房间。我给我父亲发了一段微信,说我们都发烧了,让他不要外出,在家戴好口罩,勤洗手,有什么需要我会在网上买。  

当时我的体温已经降到38度,精神也好些了,于是赶紧在网上购药,可忙活了一天,也只买到两盒藿香正气水、一盒金青感冒颗粒、一盒西瓜霜润喉片。  

我们夫妻相继“中招”,家里还剩下一老一小最让人担心,尤其是我父亲,他已经82岁了,有心脏病,长期服用抗凝血的药,最近5年也做过一些小手术。  

但怕什么来什么。7日下午3、4点的时候,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,他告诉我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吐了。我想我父亲一定也“中招”了,测体温37.5度,已经烧起来了。  

我给父亲喝了藿香正气水,他两次喝完两次都吐,可能肠胃出现了反应,这种药也有一定的刺激性,后来我给他换了感冒药。从7日下午到晚上,父亲的肠胃很难受,睡觉前测体温已经到38度了。  

那一晚,我非常担心,自己的身体本来就很不舒服,精神也非常紧张,晚上一直做噩梦。半夜起来去我父亲房间看了两次,第一次是12点多,他还是在吐,凌晨4、5点再去看,他已经睡着了,我也就稍微放心一点。  

8日早上,父亲已经不吐了,状态也还可以,就是体温依然有38度。因为他已经烧了一晚上,我有点担心,加上大家都说老年人得新冠危险性比较大,就想着要不要送医院。  

   

2022年12月14日,北京,新冠疫情期间,人们在发烧诊所外排队 图源:人民视觉  

但我和我先生一直在发烧,肯定不能出门,于是想着和社区沟通,看能不能把我父亲转运出去。社区说现在新政策是可以居家隔离,如果转运的话也只能去方舱,但现在方舱已经满了;确实严重的话,可以自行去医院。我立马在网上查发热门诊开放的医院,找了家比较近的医院,但可能是疫情高峰期,电话一直打不进去。  

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挺担心的,怕突然出现一些不能控制的状况。我打电话和我在外地的哥哥沟通了一下。他的思路是,现在不知道哪里可以就诊,而且就算去了医院也得排很长的队,天那么冷反而会加重病情。如果老人现在状态尚可,就先观察一天半天。  

我觉得有道理,那就先等一等。这个过程中,我也是想各种办法买药,还是买不到。最后多亏了我先生的同事。他们住在郊区,药可能相对好买一些,去药店真的买到一些药,就给我们闪送过来。  

8日下午1点左右,我又给父亲测了下体温,已经到了38.5度,他状态倒是还行,自己感觉也比前一天更好一些。但我又不淡定了,咨询了社区医生,他给的建议是,即使温度比较高,但老人精神状态没问题,就不用特别担心。  

整个过程中,我父亲没有去医院,但我觉得无论去不去医院,都要把准备工作和流程梳理好。当时我计划,如果父亲那天晚上情况更严重了,就会重新考虑去医院,我也做好了这样的准备。好在8日晚上,他的体温下降到38度,并没有继续恶化。  

9日早上起床,父亲体温降到36.7度,说自己没事了,没有不舒服,吃饭也没有问题。他还问我什么时候能出门,我说还要再测一下抗原跟核酸,确保自己转阴才能出门,咱们也不能稀里糊涂出门,再去感染别人。  

在家隔离的那几天,社区给了一些抗原试剂,我父亲9日测出来还是很明显的阳性,到12日再测已经是弱阳,我完全阴了。  

   

12月12日,张女士(左)和父亲抗原自测结果   受访者供图  

从表面上看,我父亲已经完全没有症状了。他虽然有基础病,但就他的年龄而言,身体素质还是非常不错的,每天都要出门遛弯一、两个小时。我们也没有对他灌输太多有关新冠的问题去徒增焦虑,而是“外松内紧”。我自己会查阅很多资料,相应地给老人一些反馈,但不用过于强调什么情况下吃什么药,只是正常地给老人做好后勤保障,保证他日常的习惯,吃好休息好,这就够了。  

所以,对我父亲来说,不是新冠让他难受,而是好几天不能出门遛弯让他挺难受的。  

反倒是我咳嗽得厉害,有痰、背痛。从我个人长期经验来看,和普通感冒发烧相比,新冠的症状还是要重一些。我先生的症状也在反复,中间有几天温度降下来了,但可能是没注意休息,每天都在家办公、各种电话会议,后面又烧起来。所以我建议感染之后就把所有事放一放,充分休息,让身体尽快恢复。  

12月13日,社区的医生上门来做核酸,我们一家四口的核酸结果全部是阴性。14日再次抗原自测,还是阴性,我这才放心出门。  

我家三个大人都打了两针疫苗,我孩子还在上小学,没打过疫苗,但从头到尾一直是阴性,也没有出现任何症状。可能是孩子抵抗力比较强,新陈代谢快。我们也做了不少隔离措施,基本保证全天都在自己的房间,出门就戴好口罩,餐具分开放。  

我们要科学对待新冠病毒,既不能把它妖魔化,也不能完全无所谓。前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说“三年疫情结束了”,这种话太不科学了,我们只能说防疫政策发生了变化,但病毒依然是存在的,不能说政策放松了,疫情就结束了。  

   

12月14日,张女士转阴后出门拍摄的北京街头  受访者供图  

我家这次感染得猝不及防,对于现在还没有被感染的人群,防护还是非常重要的。万一被感染,要保持冷静,不一定着急去医院,也不用吃过量的药,认真听自己身体给出的反馈,千万不要慌了阵脚,丧失思考的能力。  

基本的医学常识也要普及到位,尤其是老年人,别人说疫情结束了,他可能也觉得结束了。实际上病毒还是很厉害的,如果我们说疫情结束了,会对老年人造成误导,他可能出门也不戴口罩了,以前的防护措施也放弃了。现在这个时候,对自己的防护反而要加强。  

这几天生病居家时我也在想,阳性感染者家里的生活垃圾,包括做完的抗原,之前社区会上门来消杀,但现在不会有人专门上门。如果我们自己不对垃圾做好处理工作,就很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别人。  

现在出门也不查健康宝了,我们一定要确认自己是真的转阴才能出门,这对还没感染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好的保护。  

说实在的,虽然这个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致命的,但是得了也很不舒服,像我在刚开始的两、三天确实非常难受,今天都已经第11天了,我的症状还在,鼻塞、经常咳嗽。对于老人、孩子这种弱势群体,他们在感染之前的预防和防护工作还是非常重要的。  

我也想呼吁社会关注独居老人和养老院里的老人,不一定要照顾得面面俱到,但至少要有明确的流程指引,知道出现问题怎么应对。居家老人不管怎样还有子女照顾,独居和养老院老人更加无助,请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信息和医疗资源,大家一起平安度过疫情。
【郑重声明】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,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;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,原作者未知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及时与我们联络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用户

本版积分规则



手机版|温尼伯站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GMT-5, 2024-12-18 09:42 , Processed in 0.071135 second(s), 37 queries , Gzip On.

温尼伯站版权所有

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