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尼伯站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用户
搜索
热搜: 接送 租房
查看: 176|回复: 0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综合资讯] 警惕美西方对华新话术,所谓“去风险”究竟是什么?

[复制链接]

14万

主题

14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管理员

有bug,有问题请私信。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046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3-6-23 03:47:05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【文/观察者网 熊超然 编辑 徐乾昂】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年3月底首先提出,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和德国总理朔尔茨随后呼应,再到写进七国集团(G7)领导人广岛峰会公报之中,短短不到三个月,“去风险化”一词的热度已被炒至顶点。放弃了“脱钩”之说,西方换了件“马甲”,用“去风险化”来摆脱话术上的困境和束缚,看似温和圆滑,实则阴暗毒辣。  

特别是沙利文,嫌炒作“中国风险论”不够,他还抛出一套“新华盛顿共识”,在彻底颠覆美国政府自己此前推崇的自由主义和经贸全球化的同时,用遏制中国来达到其所谓的“国家安全目的”。美国《外交事务》杂志直白指出,美国力推“去风险”概念,实际上就是在芯片、关键原材料等重要领域限制中国发展,同时限制中国市场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。  

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告诉观察者网,相比于“脱钩”,如今西方所谓“去风险化”的概念范围更大、边界更模糊、主观阐释性更强,甚至更难做到,美欧国家不断通过搞“话语标签战争”使其自身行为“合法化”,而在前期“脱钩”全面趋向于失败的背景下,“去风险化”在更多的时候,不过是其用来“挽回尊严”向选民交代,并继续进行政治操弄的一种类似“PUA话术”。  

中方近期一再告诫各方,美方所谓“去风险化”的本质就是“去中国化”,要讨论去风险,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风险。沈逸则提醒,想要真正做到去风险,那就离美国远点,靠中国近点。他进一步解释,美国长期以来对国际社会所构成的“风险”层出不穷,唯有靠近中国这片应许之地,才能拥抱机遇、稳定发展。  

当地时间6月19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同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时,也谈及“去风险”,他掷地有声地指出:“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,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,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。”  

   

TikTok CEO周受资在美国国会被“严酷逼问”与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形成鲜明对比  

“去风险化”何时成了热词?  

美国《纽约时报》形容,如果外交官也玩TikTok,“去风险化”肯定会成为热词;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也形容,2023年年度词汇的角逐已经结束,至少在地缘政治领域,“去风险化”是当仁不让的赢家。一段时间以来,部分西方政客三句不离这个词。  

“去风险化”一词首次引人注意并与中国相关联,始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年3月30日就欧中关系发表的一次讲话,她当时解释自己为何要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同访华,为何欧洲没有响应特朗普政府时期的“脱钩”呼吁。  

“我认为(欧洲)与中国‘脱钩’既不可行,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。我们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——我们的应对也不应该这样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注于‘去风险化’,而不是‘脱钩’。”说完这些,冯德莱恩访华结束后,于4月18日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重申,欧洲需降低对华依赖、降低对华关系中一些“重要且敏感领域”的风险,但这叫做“避险”,而非“脱钩”。  

   

资料图: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图自澎湃影像  

自此,“去风险化”开始频繁被美欧官员使用。  

4月27日,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(Brookings Institution)演讲时宣称,美国不打算与中国经济“脱钩”,但美欧领导人寻求对华贸易“去风险化”,比如美国要在关键技术领域设置所谓“小院子、高围栏”战略,对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半导体技术“量身定制”限制措施以维护“国家安全”,还辩称这“不是为了伤害中国”。  

5月9日,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欧洲议会发表主旨演讲,谈及欧中关系时声称,“来自中国的对抗和竞争有所加剧”,随着中国在欧盟27国面前变得越发自信,欧盟应降低对华关系中的“风险”。他表示,赞同冯德莱恩所谓的观点:欧洲不应“对华脱钩”,而要“明智地去风险化”(smart de-risking)。  

5月底的G7领导人广岛峰会,公报“史无前例”提到中国20次。除了老调重弹台海、南海、涉港、涉疆等问题,公报涉华部分还出现了“去风险化”、“经济胁迫”等措辞。  

从“脱钩”到“去风险化”,西方打的什么算盘?  

过去这些年,美国嘴上说无意搞“新冷战”,但在许多地方却处处推动对华“脱钩”,不仅言辞激烈,还胁迫其他国家一起干。然而,随着美国越发激进,国际社会的反对声也越发高涨,这种对华打压且破坏经济全球化的做法,甚至也遭到了美国国内商界以及一些外部盟友的批评。  

“脱钩断链”越来越搞不下去,于是美国换了“马甲”,给“脱钩”披上“去风险化”的概念继续炒作,一方面试图以此摆脱话术上的困境,寻求话语主动权;另一方面给中国扣上一顶“风险”的帽子,进一步推动对华“脱钩断链”。  

《纽约时报》认为,“去风险化”一词更加温和、圆滑,不那么好战,而《金融时报》则称,“去风险化”这种做法相当“阴暗”。“脱钩”和“去风险化”这两个概念,究竟应该如何理解?又有什么关系?  

   

当地时间5月20日,G7广岛峰会召开第5次会议,主题为“经济韧性与经济安全”  图自G7广岛峰会官网  

对此,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认为,从“脱钩”到“去风险化”,如果作为政策名称,两者从意涵上来看,“脱钩”还比较清晰,“去风险化”则是变得更加含糊不清。  

“‘脱钩’是一个非常具体清晰、有明确衡量指标的事,而‘去风险化’较之则范围更大、边界更模糊、主观阐释性更强、对能力要求更高。理论上而言,‘脱钩’是‘去风险化’当中的一种手段或工具,而他们(西方)现在完全做成了‘等效替代’。”沈逸指出,这说明到目前为止,美欧国家本质上在搞“标签战争”,需要去贴一些“标签”,做一些动作,认为这样就具有了“合法性”。  

他分析,从某种意义上说,“脱钩”只需要断掉所有认为应该断掉的,有没有真正完全去掉风险并不一定,而真正的“去风险化”比“脱钩”更难做到。“他们(西方)为什么选择‘去风险化’?为什么要提出更高的要求?唯一的原因正是由于‘去风险化’更加模糊,没有一个清晰的衡量标准。”  

沈逸总结,关于“去风险化”的本质是:西方政客基于国内政治需求、现实力量对比、客观环境,在前期“脱钩”全面趋向于失败的背景下,所新创造出用来“挽回尊严”并继续进行政治操弄的词汇。  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首席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吉迪恩·拉赫曼(Gideon Rachman)指出,一些西方领导人之所以如此欣然接受“去风险化”,是因为这让他们摆脱了在言辞上的束缚。然而,拉赫曼认为,“去风险化”目前已经出现了三大困境:一是,企业与国家间利益冲突;二是,减少对华依赖的难度和成本巨大;三是,“去风险化”挥之不去的模糊性质。  

因此,拉赫曼所撰写的这篇评论文章标题即为——“降低对华贸易风险本身就是一场风险”。
【郑重声明】温尼伯站坛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本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,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;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,原作者未知,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及时与我们联络,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用户

本版积分规则



手机版|温尼伯站

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JS of wanmeiff.com and vcpic.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, respect of, thank you!

GMT-5, 2024-12-16 17:13 , Processed in 0.067016 second(s), 37 queries , Gzip On.

温尼伯站版权所有

All right reserved by Winnipeg Chinese Media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